HSS人社C304 S5S6S7
本課程是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專班的必選課程。目標設定為:(一)啟發研究當代臺灣社會文化現象的興趣;(二)學習與應用人 類學研究的基本概念與研究方法;(三)著手構思碩士論文研究大綱。 課程設計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出發,介紹戰後台灣人類學在探討各項主題上的持續與變遷。藉由細讀不同研究徑路的民族誌,討論「台灣」 這個主題與範圍在國際文化人類學的定位與詮釋,並建構從台灣出發的觀點與關懷。本課程是台灣人類學以及人類學在台灣的雙向。課程要 求與作業設計,著重引介同學進入人類學研究的門道、輔導同學跨出碩士論文大綱寫作的第一步,也邀請同學構思如何結合人類學與自己的 教育專業的實際方案。
Course keywords: 文化人類學、當代台灣文化、當代台灣社會、台灣人類學 國立清華大學台研教在職碩士專班 11310GPTS511200 台灣社會與文化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Cultures and Societies of Taiwan (修改中版本:8/26/2024) 授課教師:黃芊妤 (人類所教授) 類別:實體 E-mail: [email protected] 時間: 週六下午 13:20--16:20 電話:(03) 574-2820(專線);校內分機 42820 上課地點:人社院 c304 Office Hours: 預約制 研究室:人社院 c617 一、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專班的必選課程。目標設定為:(一)啟發研究當代臺灣社會文化現象 的興趣;(二)學習與應用人類學研究的基本概念與研究方法;(三)學習著手構思碩士論文研究大綱。 課程設計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出發,介紹戰後台灣人類學在探討各項主題上的持續與變遷。藉由細讀不同研究徑 路的民族誌,討論「台灣」這個主題與範圍在國際文化人類學的定位與詮釋,並建構從台灣出發的觀點與關懷。 本課程是台灣人類學以及人類學在台灣的雙向。課程要求與作業設計,著重引介同學進入人類學研究的門道、輔 導同學跨出碩士論文大綱寫作的第一步,也邀請同學構思如何結合人類學與自己的教育專業的實際方案。 二、 課程要求與評量方式 1. 課前繳交與課堂討論:本課程在學校選課網站上為實體上課,課程設計為碩士班程度,以學生討論為 主、教授講授為輔。課程要求除了基本的準時出席與參與討論外,包括每週課前繳交以及四份報告(開學簡介、 期初、期中、期末;見下文)。 R26; 每週課前繳交: R26; 第一部分(前四周)導讀結束後,每週的指定閱讀僅 2 篇民族誌。同學必須事先閱讀,上課當天中 午12點前,上網 eLearn 繳交針對文本的問題/觀察 (250字至500字)。課堂中將指定同學回答或延伸說明問 題/觀察。視討論進行狀況,分小組討論指定議題,各組得出結論後,各小組當場口頭報告與辯論。 R26; 每週繳交作業與課堂討論表現共占總成績的 40% 2. 開學簡介、期初、期中、期末課堂報告。 A.開學簡介(10%):開學第一週請上網貼文你的論文研究方向(可能的題目)。100-500字。 B.期初資源利用心得(10%):清華大學資源利用小報告「總圖 海之道—波濤的歷史印記」系列活動參與心得分 享。上網貼文針對該活動的一個例子的社會、文化觀察或感想。 C.期中報告(20%): a. 請選擇目前為止的某一週的主題 b. 簡介您對該主題的認識 c. 值得拿出來報告的亮點 d. 說明該研究主題/論文可以如何運用到您的教育專業領域 e. 設計一個可以在你的教學/工作範疇實踐的小方案 f. 做成幻燈片 g. 帶到課堂上來口頭報告。 D.期末報告(20%):論文研究方向摘要(將於課堂說明格式) a. 請依據你在開學時繳交的論文研究方向簡介,修改並溶入這門課的內容,撰寫一份論文研究摘要; b. 必須直接引用至少一週的討論主題、至少一篇指定閱讀; c. 課前繳交全文; d. 課堂上口頭報告。 e. 請注意,引用之主題與文本,必須與你的研究直接相關,要有你的觀點與你的實例。泛泛而談、網路 拼湊、人工智慧生成直接剪貼,一律整學期總成績零分。 3. 生成式人工智慧倫理:本課程採取有條件開放。請參考清華大學政策說明。 4. 任何作業一經發現違反學術倫理抄襲規範,依照清華大學規定處理。 5. 如何找老師:email: [email protected]。請預留24-48小時(週一~六)回應時間。 三、課程主題: (一)導論 1. 介紹:課堂政策與要求、學生自我介紹、繳交論文方向簡介 2. 如何做論文研究、圖書館資源導覽 (待確定日期) 3. 我的研究歷程:台灣佛教、公民社會、全球化 4. (教師節放假) (二)戰後台灣人類學 5. 發現漢人:宗族與組織、村落田野調查 6. 從童養媳到成家:婚姻與家庭 7. 從南島到族群 8. 神、鬼、祖先 9. 勞動與資本 10. 期中報告 (三)當代台灣專題 11. 身體、心理、醫療 12. 婦女、性別、跨性別 13. 地方、環境、時間 14. 媒介、日常、大眾文化 15. 影片裡的人類學:哈勇家、石頭夢 16. 期末報告
平均GPA: 4.3
標準差: 0
No Information